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4:06:29  浏览:965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政府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龙政[2003]1号


市政府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龙岩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已经2003年1月21日龙岩市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龙岩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制订相应的工作规则。


龙岩市人民政府
                             二○○三年一月二十二日
          
龙岩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2003年1月21日龙岩市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参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结合龙岩市人民政府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一、总则
  市人民政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市)级国家行政机关。在市委的领导下,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市人民政府必须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务院、省人民政府的决议、命令;认真贯彻执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接受市委的领导、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检查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作用;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市人民政府的组成
  市人民政府由市人民政府全体成员,即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各局局长、各委员会主任、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组成。
  三、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职责
  (一)市人民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市长领导市人民政府工作,副市长协助市长工作。
  (二)市长召集和主持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市人民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经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或者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三)副市长按照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市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任务,按分管的工作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市人民政府工作中的专门问题,处理具体业务工作。
  (四)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简称常务副市长)协助市长主持市人民政府工作。市长出国(境)等外出期间,常务副市长受市长委托主持市人民政府的工作。
  (五)市政府秘书长在市长领导下,负责处理市人民政府的日常工作。
  (六)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受省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者领导。
  各工作部门要着眼政府工作全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做好工作。要简化办事程序,方便基层,方便群众;要扎实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各工作部门之间要互相支持,密切合作,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主动协商,加强协调,共同研究解决。
  各工作部门要定期向市人民政府和市长、分管副市长报告工作。对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重大事件,要及时报告,并主动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四、市人民政府会议制度
  市人民政府实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及专题会议制度。
  (一)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由市人民政府全体成员组成,可安排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及其有关人员列席。根据需要,可召开扩大会议,请市直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和县(市、区)长,驻岩中央、省属有关单位负责人列席;邀请市委工作部门、议事协调办事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市纪委机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及各专门委员会,市政协办公室及各专门委员会,市中级法院、检察院,武警支队,各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的负责人列席。
  会议由市长召集并主持。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安排在每年的一月和七月;或视工作需要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召开。
  会议主要任务是:
  1、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指示、决定;
  2、通报市内外形势,决定和部署市人民政府的重大工作;
  3、讨论按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由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决定的重大事项;
  4、讨论其他需要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讨论的事项。
  (二)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组成,由市长或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召集并主持。副秘书长和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与议题有关的部门领导列席会议。监察局局长、审计局局长固定列席。常务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
  会议主要任务是:
  1、讨论决定市人民政府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2、讨论通过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议案;
  3、讨论由市人民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4、讨论决定各工作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请示市人民政府的重要事项;
  5、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和工作中的问题,交换意见,互通情况。
  (三)市长办公会议,由市长或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召开并主持,副市长、秘书长参加。副秘书长和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与议题有关的部门领导列席会议。监察局局长、审计局局长固定列席。市长办公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
  主要任务是通报情况和研究处理市人民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以及需由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四)专题会议。市长、副市长按工作分工或受市长委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协调和处理市人民政府工作中的专门问题。需要时,可委托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召集专题会议,研究、协调市人民政府日常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专门事项。
  (五)市人民政府其他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市人民政府召开工作会议、全市县(市、区)长会议。主要任务是部署、通报市人民政府工作,并就市人民政府的重大工作问题广泛征求意见。
  (六)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的议题由市长或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确定。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和工作会议、县(市、区)长会议的议题由主持会议的市长或副市长确定。会议的组织工作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的会议纪要,由市长或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签发。专题会议的会议纪要,由主持会议的市长或副市长签发。
  (七)加强会前协调把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按市长或副市长的要求,做好各类会议的会前协调把关,条件不成熟的议题不安排上会。
  (八)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工作会议必须由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主要负责人因故不能与会的,应事前向会议主持人报告,并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请假。同时派其他领导代表部门参加会议,其意见被视为本部门意见。专题会议必须由部门领导参加,与会领导的意见被视为本部门意见。
  (九)市人民政府召开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工作会议、全市县(市、区)长会议讨论决定重要问题时,可邀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市政协有关领导列席。
  (十)市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出台规范性文件及有关重要决策,应视情邀请市政府法律顾问参加。
  (十一)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应就市人民政府会议的秘书工作制定出具体规定。
  五、公文审批制度
  (一)市人民政府的公文和各工作部门、县(市、区)人民政府报送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公文,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二)市人民政府公文的审批,按市人民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和授权副市长分管工作的要求办理。审批公文时,对于一般报告性公文,圈阅表示“已阅知”;对于有具体请求事项的公文,主批人应当明确签注意见并签署姓名和审批时间,其他审批人也按此要求签注意见,如圈阅则表示“同意”请求的事项。
  (三)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报送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公文,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按照市人民政府领导分工呈送分管副市长审批;涉及重大问题的,在分管副市长提出意见后,呈报市长审批;必要时,由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报送市人民政府的公文,须由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签发。
  (四)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和规范性文件,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和人事任免文件,由市长签署。
  (五)以市人民政府名义发文,属日常工作的,由市长或按分工由副市长签发;涉及几位副市长分管范围和涉及机构、人事、资金、资产及规划、政策和管理权限等有关利益和职权关系调整等重大问题的,由有关副市长审核后,送市长签发或报市长后由常务副市长签发。
  (六)除市人民政府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的请示、报告,应当报送市人民政府,原则上不直接报送市人民政府领导个人。
  (七)属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原则上由工作部门自行发文或几个工作部门联合发文,但联合发文应明确主办部门。属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的事项,各工作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直接报送有关主管部门处理;市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接到各单位报送此类事项,直接转送有关主管部门处理,需要时可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反馈处理情况和结果。
  六、重大决策制度
  以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原则,不断完善决策机制。
  (一)政府工作重大决策事项:
  1、较大经济建设项目安排;
  2、较大额度资金安排;
  3、较大额度国有资产的处置;
  4、有关人事安排;
  5、其他重大事项。
  (二)决策程序与形式
  1、政府工作部门根据工作职责集体研究提出意见,经主要负责人签发报市政府分管领导;
  2、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根据职责分工研究决定,超出权限的报市长决定;
  3、市长根据决策事项,分别召集召开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及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
  4、重大事项的决策应向市委、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乃至省政府报告;
  5、重大事项的决策应向市政协及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各界广泛征求意见或通报情况,必要时应征求县(市、区)人民政府意见;
  6、逐步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逐步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充分发挥专家咨询、论证作用和市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
  七、协调沟通制度
  (一)市人民政府各领导之间、各工作部门之间、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之间要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协调地开展工作。
  (二)具体事项的协调实行主办部门牵头负责制。主办部门负责人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商、征求意见,协办部门或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关工作部门负责人应积极配合。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协调会议,可邀请协办部门相应负责同志出席,协办部门负责同志必须出席;根据主办部门的要求,市政府办公室可派员列席会议。对经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协商后仍有分歧意见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列出各方意见,提出协调建议报市人民政府,由市人民政府领导协调或裁定。
  (三)需要由市政府领导协调的事项,按提出要求的部门实行谁分管谁为主协调。
  1、在同一分管范围内,分管的市政府副市长可以直接召集或委托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召集政府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召开协调会议。遇重大事项或协调后仍有不同意见时,报告市长,由市长或委托常务副市长进行协调,或提交市长办公会议、常务会议研究决定。
  2、协调事项涉及到2个或2个以上市政府分管领导的,为主协调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要主动征求相关副市长意见,在取得明确意见后直接召集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召开协调会研究决定。副市长之间对协调事项有不同意见时,报告市长,由市长或委托常务副市长进行协调,或提交市长办公会议、常务会议研究决定。
  (四)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之间征求意见或会签文件时,协办部门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否则视为同意。各部门办理市人民政府交办文件,必须在两周内回复(有具体时限要求的除外)。凡没有正当理由拖延不办、贻误时机,造成损失的,要追究部门主要领导和经办人的责任。
  八、公务活动制度
  (一)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在市长(市长外出时由常务副市长)领导下,负责协调安排市政府领导的日常活动。
  (二)按突出重点、精简务实的原则,减少请领导同志出席事务性活动,除特殊需要以外,原则上不参加剪彩、奠基、颁奖、庆典等活动,一般不题词、作序。
  (三)坚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要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得超标准接待。
  (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排市人民政府领导阶段性和每周活动安排表,增强工作计划性。
  (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每周汇总通报前阶段市人民政府领导活动情况,增强领导成员之间的情况沟通。
  九、监督制度
  (一)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认真执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各项决议,定期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
  (二)根据市人民政府与市政协、总工会的联系制度,每年分别召开1次联席会议,适时召开向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群众团体工作情况通报会。市人民政府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之前,在作出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重要问题的各项决策之前,在规范性文件草案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之前,都应主动与市政协进行民主协商,充分听取意见。
  (三)按照工作分工,认真组织办理人民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政协提案、建议案。涉及的重大事项,按市人民政府决策程序提交市人民政府研究。
  (四)提高政务活动透明度。市人民政府的文件和会议的内容,宜公布的,经市人民政府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同意后向社会公布。
  (五)加强内部监督。定期召开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监督责任。
  十、请假制度
  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应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得借考察之名进行公款旅游,不得参加与工作无关的国内、国外(境外)考察。
  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外出必须请假。市长离岩出差,由秘书长向常务副市长或各位副市长通报。副市长、秘书长离岩出差,事前向市长报告,并将外出时间、前往地点、联系方式等有关事项告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各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离岩出差或因私请假、休假离岩,应事前书面向市长(市长外出时向主持工作的常务副市长)请假,同时向市政府分管副市长请假,并明确外出期间单位主持工作的负责人,还应将请假情况通报市政府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要随时掌握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外出的情况,及时向市长、副市长和秘书长报告。
  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根据《龙岩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制订相应的工作规则,以便上下协调一致。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收票证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收票证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1999]743号

1999-11-15国家税务总局




根据各地反映的情况,现将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和新的《税收票证管理办法》施行后税收票证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关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票证使用
外籍个人等缴纳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后需要开具完税凭证的,应由纳税人持储蓄机构开具的载有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额的利息结付清单,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换开“税收转账专用完税证”。由于税收转账专用完税证是1998年增设的一种新票证,一些地区还未开始
印制和使用,因此,目前未印制税收转账专用完税证的地区,应抓紧印制。在税收转账专用完税证印发前,可以暂用“代扣代收税款凭证”代替,但从2000年7月1日起,必须一律使用“税收转账专用完税证”。
各储蓄机构代扣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后向国库汇总缴款时,必须填开“税收通用缴款书”缴库,缴款书的“注册类型”栏填写“个体”。
二、关于税收票证字号的印制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核发税收票证统一式样的通知》(国税发〔1998〕77号)规定,税收票证的字号必须包含票证印制年代,为便于彻底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从现在开始,凡新印制的税收票证,其印制年代都必须使用4位数表示,如2000年印制的票证,其字号
中的印制年代为“2000”。
三、关于税收票证销毁
目前许多地区符合销毁条件的票证,特别是国税局已停用的印花税票和老版出口产品专用缴款书及分割单尚未销毁,这些不再使用的票证长期存放在仓库中,既增加了票证的不安全因素,又增加了票证管理成本。因此,各地税务机关必须在近期对上缴的作废、停用等已不再使用的票证
集中进行一次清理销毁。考虑到不少地区目前需要销毁的票证数量较大,各地在这次销毁票证时,除国税局停用的老版出口税票和印花税票等特种票证必须严格清点,由省级税务机关负责监销外,其他各种票证的销毁手续可适当简化,具体手续由各省级税务机关自定。
四、关于税收票证领用计划的编报
近年来,不少地区在向总局领用出口货物专用税票和印花税票时,有的不报年度领用计划,有的迟报领用计划,还有的上报计划领用数与实际领用数相差很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总局票证印制和发放工作的正常安排,影响了税款征收工作的正常进行。为此,总局重申:各地必须严格
依照总局的规定和要求按时、准确编报出口货物专用税票和印花税票领用计划,今后凡是不报、迟报或少报领用计划的,其后果一律由各省级税务机关票证主管负责人和票证主管人员负责。
五、关于税收票证报表的编报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编报1998年税收票证年报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税函〔1997〕688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编报1998年税收会统年报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税函〔1998〕691号)规定,各省级税务机关应按会统年报报送时间将《税收票证用存年报表》
和《印花税票用存年报表》数据随税收会统年报表一并用电子信箱传送总局,同时将纸质报表上报总局。但从1998年票证年报报送情况看,票证报表报送中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错用1997年以前的表式,有的只传数不报纸质报表,有的只报纸质报表不传数,有的漏报,有的迟报,有
的数据有错,造成总局票证报表的汇总工作无法进行。为此,总局要求各地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票证年报。1999年票证年报凡是未按照规定要求上报的,总局将通报批评。



1999年11月15日

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的通知

马政[2009]86号


当涂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马鞍山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12月20日市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马鞍山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及历年来荣获全国、省、市级劳动模范称号(含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并保持荣誉人员的待遇、管理工作。国家、省对全国、省级劳动模范待遇、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市劳动模范称号由市人民政府授予。

市劳动模范评选表彰工作由市劳动竞赛委员会负责。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办公室(评选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负责市劳动模范推荐评选、表彰奖励的具体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农业、卫生、民政、住房和建设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本办法的实施工作。

第四条 市劳动模范评选、表彰工作每4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比例控制在全市人口万分之一以内。

对在重大事件中做出特殊贡献者,由市政府及时命名表彰,具体工作程序另行制定。

第五条 市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和各行各业的原则,对经营者、领导干部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予以严格控制。

第六条 市劳动模范的评选基本标准是: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勤奋劳动,无私奉献,为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每次评选的具体标准在评选前专门制定。

第七条 评选市劳动模范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基层推荐、上报。被推荐人选须经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职代会联席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社区居民委员会讨论同意。

(二)初审。县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基层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全面审议、确定,再向市评选办公室推荐。行业主管部门不在本市的由市评选办按照行业名额分配数进行评选。

(三)考核。对推荐的人选,市评选办公室组织专门考核,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意见报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审定。

(四)审定。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审定。

(五)公示。市评选办公室对市劳动竞赛委员会确认的候选人进行公示。

(六)报批。对公示后无异议的候选人报请市政府批准。

第八条 对劳动模范的奖励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物质奖励以一次性奖励为主。

第九条 经批准的工人、农民人选由市政府授予“马鞍山市劳动模范”称号,经批准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选由市政府授予“马鞍山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并颁发奖章、证书和奖金。

第十条 劳动模范享有以下待遇:

(一)对有学习要求的劳动模范,单位支持其参加脱产或业余学习、培训。

(二)劳动模范每年体检一次,在职劳动模范由所在单位组织实施并承担费用,退休劳动模范和农民劳动模范由所属县区工会组织实施,所需费用由县区政府承担。

(三)各单位应积极组织开展劳动模范疗休养活动,所需费用由单位承担;市总工会每年组织部分劳模开展劳动模范疗休养活动,费用上给予定额补助。

(四)对低收入的市级劳动模范、生活存在特殊困难的劳动模范给予低收入补助和特困帮扶,具体意见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总工会联合制定。补助标准应随工资及物价水平变动及时调整。

(五)符合城市廉租房配租条件的劳动模范,可优先安排,逐年解决。

第十一条 各单位应认真落实劳动模范的各项待遇,并根据按劳分配、奖励先进的原则,结合本单位情况实行其他奖励措施。

第十二条 市总工会负责指导协调全市劳动模范日常管理工作,协助政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并检查落实,统筹市劳动模范评选表彰的具体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三条 在职劳动模范的日常管理,由所在行业、地区、单位的各级工会负责;退休劳动模范的日常管理,由所在社区、街道负责;农民劳动模范的日常管理,由所在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劳动模范的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 劳动模范日常管理的主要任务有:

(一)弘扬劳动模范精神、总结推广劳动模范创造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工作方法;

(二)从劳动模范中,向各级人大、政协及组织人事部门推荐符合条件的相关人选;

(三)密切与劳动模范的联系,倾听劳动模范的意见和建议;

(四)组织劳动模范参与社会活动,发挥劳动模范的社会示范作用;

(五)维护劳动模范合法权益,落实劳动模范的奖励和待遇;

(六)教育和引导劳动模范保持荣誉,努力工作,做出新贡献。

(七)建立劳模档案,动态掌握所辖范围内劳动模范基本情况,配合主管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第十五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取消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一)伪造主要先进事迹或剽窃他人劳动成果的;

(二)触犯法律,受到刑事处罚的;

(三)受到行政撤职、开除处分或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处分的;

(四)非法离境的。

第十六条 取消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由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提出审核意见,报市政府批准。

市劳动模范被取消荣誉称号,即停止其享受的劳动模范待遇。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需作进一步明确的,由市总工会会商有关部门作具体规定。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