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乌海市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03:12:17  浏览:944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乌海市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人民政府


乌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乌海市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乌海政发〔2004〕2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乌海市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2004年第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三月十一日

乌海市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规范社会市面蒙汉两种
文字并用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下列社会市面用文,必须蒙汉两种文字并用:
(一)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会标、条幅、横幅;
(二)单位名称、报刊名称、公章、文件头、牌匾、证件、奖状、锦旗及印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名称的信封、信纸;
(三)机场名称、车站站名、交通标志、指路标记、机动车辆门上的单位名称;
(四)街道名称、路标、界牌、店牌、门牌、公共场所的设施名称;
(五)行政司法机关的布告、标语;
(六)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
(七)其他社会市面用字需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的。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社会市面蒙汉两
种文字并用的指导、管理、检查、监督工作,并负责指定承担社会市面用文翻译、书写、制作的部门。
第五条 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严格把关,与当地民族事
务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做好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的管理工作。
(一)工商部门在注册登记时,对没有提供店铺牌匾规范使用蒙汉两种文字并用式样的,不予审批;
(二)综合执法部门对蒙汉两种文字没有并用,蒙汉文字比例不相等、译文不准确、书写不规范及蒙汉文制作材料不相同的门牌、牌匾,责令其限期整改,限期不改的,强行摘除;
(三)规划、建设部门在规划和建设项目设计审批时,对建筑设施上需要用文字表示的标志,应要求设置者在设计时必须按蒙汉两种文字设计,对不按要求设计的,不予审批;
(四)公安部门对没有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的机动车辆不予年检;对不经民族事务主管部门审定译字刻制公章的,不予批准;
(五)交通部门对没有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的交通标志、指路标记,不允许设置;
(六)电视台对没有规范使用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的社会市面活动画面,不予宣传报道;
(七)印刷厂家对没有提供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的文件头、信封、信纸、奖状、证书等不得印刷。
第六条 社会市面并用的蒙汉两种文字必须使用规范用字 ,其书写、制作、
挂放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横向书写的,蒙文在上、汉文在下,或蒙文在前、汉文在后;
(二)纵向书写的,蒙文在左、汉文在右;
(三)环形书写的从左向右,蒙文在外环、汉文在内环,或蒙文在上半环、汉文在下半环;
(四)蒙汉两种文字分别书写在两块牌匾上的,蒙文牌匾挂在左边,汉文牌匾挂在右边,或蒙文牌匾挂在上边,汉文牌匾挂在下边;
(五)蒙汉两种文字的字号相等,比例1∶1,制作的材料相同;
(六)蒙汉翻译准确,书写规范,字迹清晰。
第七条 从事翻译、书写、制作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的企业、事业单
位和个体工商户,须经当地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批准。
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社会市面用文翻译、书写、制作的由当地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营业,没收非法所得,可并处非法所得一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对经过批准,但不按规定进行制作,并经警告不纠正的,当地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取消其制作资格。
第八条 翻译蒙文要按照自治区蒙古语名词术语委员会审定统一使用的名词
术语进行翻译。蒙文译文,须经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翻译审定。
第九条 市、区人民政府对在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
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条 本办法在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乌海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一九九三年四月八日乌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乌海市蒙古语文社会用文暂行规定》(第八号令)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地质矿产部关于地质资料有偿使用方面几个问题解释的函

地矿部


地质矿产部关于地质资料有偿使用方面几个问题解释的函
地矿部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转来的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关于建议请地矿部就地质资料有偿使用方面几个问题给予解释的请示》收悉。现将地质资料有偿使用方面几个问题,依据《矿产资源法》、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汇交办法》)、《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有关条款解释如下:
一、根据《矿产资源法》第五条、第二十五条、《汇交办法》第十二条、《实施细则》第三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凡国家投资的,无论何时提交的矿产勘查成果资料,其所有权属国家,均依法实行有偿使用。
二、《汇交办法》第一条规定,制定本《汇交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质成果资料实行统一管理。《汇交办法》第四条、《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地矿部全国地质资料局和各省(区、市)地质资料处是地质资料汇交的管理机关。这里既指汇交到全国和各省(区、市)地质资料
机构的地质成果资料,也包括保存在其他单位的地质成果资料均依据《汇交办法》,由全国和各省(区、市)地质资料机构实行统一管理。
三、《汇交办法》第二条、第三条、《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凡按规定向国家汇交了地质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汇交的地质资料,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拥有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四、《汇交办法》第十四条、《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汇交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的同意,不得以任何名义擅自将馆藏的资料或借阅复制的资料,用于转让、出卖,或其他营利活动。此款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是指全国、省(区、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机关以及其
他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此规定,县政府、县计委及其工作人员理应包括在内。
五、《汇交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对违反上述规定将地质资料用于转让,该资料汇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使资料汇交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所在地的省地质资料处或全国地质资料局提出申诉。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机关应履
行其职责,按《汇交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依法保护汇交单位或个人的合法权益。汇交单位和个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凡已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全国地质资料局或省(区、市)地质资料处则不再受理申诉。但可负责提供法律依据和咨询。
六、关于地质资料有偿使用转让费用收取、计算方法以及费用的管理等,在国家规定未出台前,暂按部门的有关规章执行。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广西总队在有偿转让地质资料时,目前可暂按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92年12月8日以建材综计发〔1992〕632号文印
发的《关于建材非金属矿地勘成果资料有偿使用的意见》执行。



1994年5月10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加拿大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加拿大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1995年2月28日通过)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钱其琛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4年7月29日在北京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加拿大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